散文丨卢舍那的微笑

来源: 齐鲁壹点2023-08-21 20:36:26
  

卢舍那的微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阿若

炽热的阳光,平静而不动声色地挂在天空。这平静里涌动着千军万马。即使额头脸上汗水涔涔,仍不能吓阻人们观瞻龙门石窟胜景的热情。

白居易说:“洛都四郊,山水之胜,龙门首焉。”驻足远望,但见满目葱茏,伊水中流,两山夹峙耸立,恍如天然的门阙一般,古人谓之“伊阙”。因隋代帝都洛阳宫城城门正对伊阙,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,遂得“龙门”之名。

伊河千年流淌,并不着急。着急的是人,人流远比水流汹涌。打伞的、捂脸的、扣帽子的、套袖筒的、戴墨镜的应有尽有,爱美的女士怕晒黑了皮肤,种种装具上身,只露双眼,目光如电。

龙门造像主要在西山,主佛像均坐西朝东。宾阳中洞,是北魏宣武帝为祈福开凿。洞中三壁造三世佛,从南向北依次为过去燃灯佛、现在佛释迦牟尼和未来弥勒佛。窟顶也是穹窿形,恍如蒙古包的顶部,地面雕刻着大型莲花,周边是莲花花瓣、水波纹和其他装饰图案,如同鲜艳美丽的地毯式样。

石壁上的伊阙佛龛碑,即“褚遂良碑”。它是由中书侍郎岑文本撰文,书法家褚遂良书丹。碑文主要记述唐太宗第四子、魏王李泰为其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凿。文中有大量粉饰、美化李泰之语。这焉能不让人琢磨李泰当时的真实用心。这通碑原为宾阳中洞的造窟碑,没想到李泰命人就势磨去旧有碑文,重新雕刻成唐碑。可惜,李泰、太子李承乾都未能继承大统。晋王李治成为唐朝第三任皇帝:高宗。他的即位,为武则天日后受恩宠,乃至执掌大权,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唯一女皇埋下伏笔。李泰的“杰作”成了世人贻笑的“败笔”,却为后世留下了一幅唐代书法艺术的珍品。

半山腰上的奉先寺,是龙门石窟中规模最大的露天大龛。卢舍那就是奉先寺内的主佛。拾级而上,坡梯有五十度,或六十余度的样子,走起来还有些吃力。幸好旁有扶手可以把持借力。走上一个宽大的平台,眼前豁然开朗,一组巨大而精美的佛像群扑面而来。

近前端详,卢舍那头挽螺形发髻,面容丰满秀丽,方额广颐。半月形眉自由疏展,锐长的双目炯炯有神,发散出一种慈祥而神秘的光芒。它的鼻梁高挺,两耳长垂,嘴角微微上翘,面带若有似无的微笑,而下垂的目光又似乎在俯瞰着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。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,它仿佛都在注视着你。当年拿破仑征战埃及,指着金字塔对战士们说:“从那远方的古迹上,4000年的风云俯视着你们!”而此时,1300多年的风云在俯视着我,让我心生波澜。卢舍那大佛是不是在1300多年前就预见到了今天的我们?

眼神流转,左胁侍迦叶,身首虽残,仍显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僧形象;右胁侍阿难,浓眉细眼,目光透彻,虔诚大方,宛如一聪慧少年。观世音、大势至二菩萨则与其他很多地方——衣着简洁凝练,质朴庄重的形象迥异,她们峨冠博带,身饰璎珞珠宝项链,矜持端庄,清新典雅。天王威武坚毅而又硕壮有力,力士勇猛雄健而又略显粗暴,就连承载天王的地鬼和女供养人也形神兼备。这四组八幅大造像有着高低起伏的波浪线,成为“捧月”的“众星”。传统对称的图像设置衬托出主佛卢舍那丰腴秀美、雍容睿智的圣贤形象。看来,唐代评价卢舍那“相好希有,鸿颜无匹。大慈大悲,如月如日”并不为过。

天地者万物之逆旅,光阴者百代之过客。解读卢舍那的方式,或许有多种,不论人像,或是佛像。人们拥挤着,观望着,洞察着,考究着,耳语着,无有止息。不知卢舍那听见没有?它依然微笑不语,它总是微笑不语。一千多年时光荏苒,它早已见惯了雪刀霜剑,知晓了朝云暮雨,学会了聆听,懂得了接纳。

或许有人也想不朽,愿意把自己刻进石头,那也算一种追求。百炼钢化为绕指柔,我融解了自己,愿意成为一缕风,从卢舍那面前轻轻拂过。卢舍那自信、安详地端坐在伊河岸边,什么也没说,仿佛什么都说了。

在宁静里容易忘记时间。折身返回时,我脸上仍然散布着一言难尽的复杂意味,不平静里却有着万般平静。卢舍那没有挽留,它注视着我的背影,目送我一级一级走下阶梯,就像送一个常往来而熟识的客人,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了。

步行过桥,到达东山脚下,与卢舍那对岸而立。距离感有了,卢舍那看起来倒是更加自然,更加真切,浑然如有质感,安坐如有生命。它就这样坐着——从容宁静,看着伊河水从唐王朝流过宋元明清,曲曲折折流到今天。河依旧是那条河,只是河水清了又浊,浊了又清。

卢舍那此刻是我眼中的风景,我却永远只是卢舍那千年之外的一个过客。

钟声从身后传来,清晰悠扬。那是香山寺的钟声。武则天曾时常游幸香山,组织“龙门诗会”,赋诗夺袍。她也为卢舍那大佛的修建捐助了两万贯胭脂钱,并参加了卢舍那大佛竣工之日的开光仪式。香山寺北,埋葬着昔日的“江州司马”白居易。他出资修缮寺院,与众人唱和于堂上林下,最终魂迹于此。墓地芳草萋萋,少有行人,但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却仍在人们的口中吟咏。

天空中没有鸟,似乎也没有鸟飞过的痕迹。白云如绵透亮的光照下,伊河水似流非流,香山寺似隐非隐,卢舍那似笑非笑,白居易似语非语,还有我及芸芸众生,一切都在岁月长河里流淌、盘桓、映现、喟叹、追悔、怅惘……

张向前,笔名阿若,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河南省作协会员,鲁迅文学院四川班学员。作品散见《人民文学》《四川文学》《散文诗世界》《中国青年报》《河南日报》等。个人作品多次收入中国散文年度精选。著有《难以忘却的空战》《鞍马尘》《屐痕处处》《秋水长天》,曾获全国地理散文大赛一等奖、四川散文奖等。

壹点号 尹燕忠
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sdnew003

相关新闻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商业周刊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