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忙就犯困想睡觉?你可能是“高度敏感者”

来源: 安慰记心理2023-08-21 01:13:05
  

@ひまわりさくら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敏感这件事情,我已经 从心理层面上升到生理层面。 听见别人谩骂我的声音我的 心跳会加快,像“鼓槌”一样凿人,冒虚汗。

不知道群里有没有和我一样的,导致事情和人际关系越来越恶化,越挫败越想逃,不愿意跟人谈心。

@白懒懒子

有没有像我一样 睡前不能听声音见光 的朋友?而且眼罩耳塞没有用。如果环境压抑会更影响我,所以对我来说住校很难受。

前两天,有位糖丸儿向我们倾诉:

“要忙的事情一多就犯困想睡觉,而且别人越催我越烦,越容易走神拖延,我是不是有什么心理问题啊?”

一忙就犯困,短时间接收越多信息越想逃避,这些描述与其说是“心理问题”,倒是让我联想到一种人格特质——“高 敏感”。

如果你经常看一些心理学的文章和视频,可能会觉得我这个联想很奇怪。“高敏感”难道不是指情感细腻内心丰富吗?和容易犯困有 什么关系?

图源|SOOGIF

市面上很多媒体文章会着重强调高敏感在心理、情绪、社交层面的一些特质,比如容易感动、情绪容易受到他人影响、害羞、内向、人际关系里容易想太多……等等。仿佛高敏感就是内心戏多到盛不下。

在我看来,这样去理解高敏感是有失偏颇的。因为从现有的相关研究、科普资料来看,高敏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“心理敏感”。

资料显示,高敏感指的是一个人“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性增强或加深”。也有心理工作者认为, 高敏感是大脑“感觉处理灵敏度”过高的体现。

这意味着,如果你是高度敏感者,你会对身体感受以及外部环境中发生的事情都非常敏感,非常容易捕捉到这些方面的变化,进而心情也会跟着起伏变化。

比如:

对疼痛很敏感,头疼、胃疼之类的,真的很难“忍忍就过去了”;

肚子饿的时候特别容易生气,专注程度也直线下降;

别人觉得手游、短视频、直播很上头,但你很容易就感觉“太吵了,求关机”;

明亮的灯光、浓烈的香水味、小孩子的哭声……对你来说都可能是折磨;

很难不穿打底衫直接穿毛衣,太扎了,能难受一整天;

稍微喝点咖啡、奶茶就完全睡不着;

容易“信息过载”,越多事情需要忙,越可能走神、想睡觉,甚至想躲起来一个人静静;

如果忙的时候还有人在催活儿,基本上就要原地爆炸了。

上面这些例子,是不是都没那么“心理”?甚至,对于敏感程度较低的人,这些也许都不过是“无差别”“无关痛痒”的生活细节。

但是, 对于高敏感人群来说,这些细节可能就是足够强烈的刺激信号,会让他们无法专注在手头的事情上 ,会带来新的情绪困扰,情绪困扰进一步影响个人状态,长此以往,可能会造成不小的心理负担。

@小消愁

我经常感受到自己的敏感 ,在人际交往的时候,总会去揣测别人的意思,而且很多时候会感受到压力 ,哪怕我自己也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这个意思,平时做一些事情的时候,也会有很多很多想法出现。

所以我总对自己说别想太多,关于人和事都是如此,会感到很累,不被理解。但我还是很想保持没有想法的时候那种轻松的感觉。

高敏 感人群的另一心理负担, 还来自于 现代社会唯结果论、效率优先的绩优文化。 很多教育理念、企业文化会强调“成年人要‘皮实’”“在工作中情绪不重要”“不要挑剔环境,要提高自身‘钝感力’”等等。

@Lucky彩虹777

我从小就很敏感。之前父母经常吵架,我也会连带感到愤怒。有和他们认真沟通过这一点,但 他们都觉得我这样的高度敏感是一种病。

他们经常会跟我说:“你这样不觉得活着很累吗?为什么不改变?”或者“你想的真多,为什么老是要在乎那么多的细节”之类的话 ,甚至有一段时间我真的很想把自己的情感都丢掉,做一个“冰冷”“麻木”的人。

每次和父母沟通时,到后面常常会演变成争吵。这个时候自己的心反而更累,全身的疲惫,然后还会进一步感到对自己的愧疚,以此反复循环。

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下,人的主要价值是以他/她的“功绩”来衡量的。因此, 对于自身及环境的高度敏感被认为是“干扰功绩提升的个人因素”,是“适应性差”的体现,甚至被列为“不正常”或“过度反应”。

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高敏感人群的自尊水平。他们很可能会像文章开头的那位糖丸儿一样,觉得是自己“有问题”。

在谈论改变与否之前,我们先要明确一件事: 高敏感是一种天生的人格特质。

它不是后天养成或习得的,也不是人类独有的属性。心理学研究者Elaine Aron博士指出,生物学家在超过100个物种当中都发现过高敏感这一特质。

高敏感可以说是生物的生存策略之一 。因为对内、外部刺激更敏感,在行动之前,这些动物会先冷静观察,这有助于它们躲过危机。

也就是说,是否高敏感,不是你自己主观意愿决定的,也不是靠父母、老师教育来决定的。它就是你的自带属性之一,还可能 让你比他人更早察觉到自身及环境的变化,获得更多信息,从而更好地控制风险。

图源|SOOGIF

所以,从适应性的角度来说,你不用强行改变自己。高敏感本身可以帮助你适应环境,只是路径不同而已。

不过,如果你希望让自己在这个越来越吵闹的、很大程度上仍然在追求功绩的现代社会里过得更自在,你 可以在这两个方向上搞点事情:

高敏感和高敏感是不一样的。

敏感度不是一个是否题,而是有程度区分的。 你比一些人敏感程度要高,也会有一些人比你的敏感程度更高;

每个高度敏感者对刺激的偏好也不一样。 有些人接收到刺激就想掘地三尺躲起来,但也有些人在对刺激敏感的同时享受刺激,甚至主动追求刺激;

每个人敏感的方向也有差异。有些人最讨厌噪音,有些人对光更敏感;有些人摄入咖啡因不要紧,但是看血腥镜头会幻痛……

图源|SOOGIF

了解自己对于哪些刺激的敏感度更高,有利于我们选择让自己活得更舒适的工具和环境。

比如,如果你对噪音特别敏感,可以优先寻找安静的办公或学习环境,避免租临街的房屋;如果你对气味特别敏感,可以避免选购气味刺激的清洁用品,在消毒时及时戴好口 罩,等等。

关于高敏感的研究 指出,高敏感人群对气味、声音、光线等刺激都非常敏感,这不仅意味着他们会回避过度刺激的、令人不适的感官冲 击, 也意味着 他们会特别容易注意到那些令人愉悦的香气、味道、声音、颜色……并且享受其中。

甚至还有人说, 高敏感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有艺术和创意方面的天分。

@小刺猬的肚皮

从小到大我听过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:你能不能不要想这么多,就是你想多了,你不要这么敏感。。。

现在我觉得 敏感其实是更高的信息密度带来的更频繁的情绪起伏。 也许我们曾被误解成心眼小,脆弱什么的,但那并不是全部的真正的我们。 学会了合理归因,学会辩证审视我们与其他人的关系之后,我们可以很笃定的说,敏感是一种礼物。

@小花爱你哟

敏感真的给我带来许多好处,肉体上朋友的拥抱、恋人的爱抚都能 让我获得更多能量 ;更能为艺术作品感动,在合唱团我们这种人也特别能 瞬间get到要表达的情绪 ;虽然我比一般人 泪点低很多,但让我快乐的点也比别人低很多! 可能看见路边充满烟火气息的人们就能感到幸福,踩过树叶就能感到快乐,下雨会悲伤,但看到洗干净的街景又会在忧伤中发现小惊喜。

总之我无论如何也不想失去丰富的生活,即使陷入负面情绪时会更加辛苦,但感谢敏感的我,我也更容易幸福!

@Lockviv-

“ 当内心足够强大的时候,你的敏感就成了敏锐 ”,希望这句话也能给和我一样高敏感的朋友们带来力量。

@小小灬西

每次看电影、看动漫、看电视剧都会哭得稀里哗啦,共情能力太强。我特别喜欢人与人之间那种深深的羁绊感和温情的画面。每次结束后都还久久的陷在剧情中,甚至做梦也觉得是每个梦都像一场电影。醒来后那种感情都还在。也许我们这样的性格是先天的,也许是受家庭影响变成后天的这种性格,的确内耗很大,觉得谁都不能理解我,时刻感到孤单,又总是心里不想辜负身边的任何人。

但是的确在 从事艺术行业,有很大的帮助,比如想象力丰富,设计更细腻。 我的朋友也都很喜欢我开导他们,虽然开导他们之后,我自己又开始陷入了胡思乱想中, 总是这种性格的确是有利有弊,但愿我们都能更好的与自己和解。

深入了解自身优势,特别是哪些优势和你的高敏感有关。这可以帮助你找到那些和你相似的、能够欣 赏你的高敏感的人,以及让你更有价值感的文化环境。

图源|SOOGIF

总有鸡汤让人“走出舒适圈”。可是,对于一些人来说,能够走进一个舒适圈,已经是很难的事了。

我始终认为,与其因为来自环境、他人的期待而改变自己,不如探索、接纳自己原本的样子,然后尽可能去寻找和自己相适配的环境和社交关系。

你是高敏感也好,高钝感也罢, 当你循着自己的本心,找到这样的环境和关系时,我想你会开始相信,你不必否定或扭转自己,也可以被欣赏、被认可、被支持、被喜爱。

图源|SOOGIF

【安慰记心理小店,一个有超多实用方法和工具的心理便利店,欢迎来坐坐。】

同名公号:安慰记心理小店

回 兔子洞 体验免费心理树洞

回 平行世界 参与心理能力训练

回 工具包 得免费心理自助工具包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sdnew003

相关新闻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商业周刊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